Lido DAO被判为合伙企业,Web3合规面临新挑战
2024年11月19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区联邦法院的一纸裁定为Web3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敲响了法律警钟。法院裁定,Lido DAO应被视为一般合伙企业,否定了Lido DAO声称其去中心化结构避免法律责任的主张,对整个Web3行业的合规路线图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DAO的法律身份困境:去中心化不等于无责任
法院明确指出,Lido DAO虽然以去中心化为名,但其运作方式符合一般合伙企业的特征。在加利福尼亚州法律下,合伙企业的形成无需正式注册,只需存在共同利益驱动及相应协作行为。因此,Lido DAO的治理方式和成员角色的可识别性,使其符合合伙企业的法律定义。这一判决表明,去中心化的组织模式不能简单地规避法律责任。
二、Lido DAO的主要参与者:合伙人身份的法律风险
法院认定,Paradigm Operations、Andreessen Horowitz (a16z)、Dragonfly Digital Management等机构因积极参与Lido的治理和提案投票,被认定为Lido DAO的“合伙人”。这意味着这些机构不仅超越了单纯投资者的身份,还对Lido的整体行为负有连带责任。法律风险在于,DAO的“合伙人”不仅限于组织的创建者和核心开发者,还包括所有积极参与治理的成员。如果DAO被视为一般合伙企业,其合伙人将对组织的债务和行为承担无限责任。
三、去中心化治理的法律挑战与机遇
此次判决对Web3领域的去中心化治理造成冲击。a16z的总法律顾问Miles Jennings认为,法院的裁定“对去中心化治理造成了巨大打击”,因为即使是微小的治理参与也可能带来巨大法律责任。这增加了Web3项目的操作和法律风险。然而,这也可能成为促进行业内在变革的契机。DAO在设计和运营上,如何在去中心化和法律合规之间找到最佳平衡,是未来的关键问题。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可能需要逐步采用混合治理结构,或重新考量其法律形态,选择注册为有限责任公司或其他形式的法律实体,以限制参与者的责任风险。
四、对行业的长期影响与发展方向
此次裁决可能只是未来监管浪潮的开始。随着Web3技术渗透到金融、游戏、社交等多个领域,传统监管机构对去中心化组织的关注和管控将逐步加强。Lido DAO一案标志着DAO治理从实验性技术概念走向法律现实的过程。监管的明确性或许是DAO发展健康化的重要保障。未来的方向之一可能是引入“法律包装”,即在去中心化的表层之下,通过注册法律实体来为参与者提供法律豁免。Web3的未来可能不会一味追求完全去中心化,而是更加务实地找到一条中间道路。以Lido为代表的去中心化项目,需要更为精细的法律顾问与合规支持,以确保其在持续创新的同时,能够抵御不断变化的法律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合规和风险控制将成为关系到项目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
欧易安卓下载:立即前往
欧易IOS下载:立即前往
打开APP,领取最高价值60,000元数字货币盲盒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