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

破净潮后 转债有望反弹?基金经理喊话:要把握“历史机遇”

继近百只转债“破净”后,低价转债在6月26日迎来集体反弹,部分重仓可转债的基金也迅速“回血”,单日净值最猛上涨近2.7%。而在6月27日,中证转债指数收跌0.27%,通光转债跌超14%,凯中转债、英力转债跌超6%;宏丰转债涨超8%,泰坦转债、城地转债涨超6%。

时间拉长至年初,年内可转债基金业绩整体有所收窄,但分化也较为显著,相关产品收益首尾相差达19.11%。

虽然经历了短暂“回春”,但6月26日,在低价转债大幅反弹的情况下,跌破面值的转债数量仍有77只。6月27日,这一数量略有增加。同时,近来,还有多只转债主体信用评级被调低,下调数量明显高于2021年至2023年同期。

在此背景下,多位基金经理近日纷纷致信投资者,认为此轮风险的集中释放或已接近尾声。其中有基金经理明确称,纯债性转债估值近期已经突破历史极值,看好低价优质转债价值,现在机会远大于风险,并表示将把握住“这一历史机遇”;也有基金经理分析,转债市场最大的机会可能在90-110之间被错杀的中小盘转债个券中。

“破净潮”后,可转债基金业绩已明显分化

6月26日,低价转债迎来集体反弹,岭南转债、广汇转债实现20%涨停,首华转债、三房转债、芳源转债等多只转债涨幅超10%。然而,在6月27日,中证转债指数高开0.06%后,以0.27%跌幅收尾,通光转债单日跌超14%,凯中转债、英力转债跌超6%;宏丰转债涨超8%,泰坦转债、城地转债涨超6%。

部分转债短暂回暖的背后,是上市公司的屡屡增持或回购转债。以岭南股份为例,该公司6月25日公告,股东关联方拟在半年内增持公司可转债,或通过集中竞价、可转债转股、大宗交易等方式增持公司股份,金额不低于2800万元;山鹰国际6月23日公告,控股股东拟以不高于每张面值的价格购买“山鹰转债”持有至到期,预计金额不低于2亿元。此前,该公司部分董监高已公告拟购买公司可转债。

受此影响,部分重仓可转债的基金迅速“回血”,如华富可转债6月26日的单日净值上涨2.69%,信澳信用债单日净值涨幅也有2.56%。同日,上银可转债精选、前海开源可转债、长盛可转债、中欧可转债、华夏可转债增强等产品净值回报均超1.5%。

不过,从年内的情形看,重仓可转债的基金业绩整体虽有所收窄,但分化也已较为显著,收益首尾相差达19.11%。截至6月26日,工银可转债、民生加银可转债今年以来的收益分别为9.51%、9.50%,博时信用债券、宝盈融源可转债收益也分别有7.25%、6.37%。

与此相对应的是,前海开源可转债、上银可转债精选年内回报均为-9.6%,东方可转债、信澳信用债、融通可转债年内回报分别仅为-8.74%、-7.99%、-7.85%,华夏可转债增强、华富可转债等产品年内净值跌幅也在5%以上。

多只转债主体信用评级被集中调低

虽然经历了短暂“回春”,但6月26日,在低价转债大幅反弹的情况下,跌破面值的转债数量仍有77只。6月27日,这一数量略有增加。

这一市场面临的一大现实境地还有:多只转债主体信用评级被调低,下调数量明显高于2021年至2023年同期。仅在上周,便有8只转债评级被下调。

从本周的公告看,2月27日,上海沪工公告,联合资信下调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下调“沪工转债”信用等级为A,上次评级为A+;国城矿业也宣布,联合资信下调“国城转债” 信用等级至AA-,评级展望为稳定。

同日,芳源股份宣布,鹏元资信下调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信用等级为A-,下调原因为“2023年公司主要客户订单锐减导致收入快速下滑,叠加公司大额亏损,经营现金持续大额净流出,债务规模持续增加,杠杆水平高位上升,偿债压力大,未来盈利水平仍存在不确定性。”

6月26日,华锋股份公告,联合资信确定下调该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下调“华锋转债”信用等级为A-,评级展望为稳定。

6月25日,山鹰国际公告,联合资信确定下调山鹰国际控股股份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下调“山鹰转债”和“鹰19转债”信用等级为AA,评级展望为稳定。

考虑到转债跟踪评级公告目前还处在高发期,不排除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市场还会出现可转债评级超预期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