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

连续两场重要会议提振A股信心

对于当前政策的导向、市场信心的修复,在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后,有了比较多的市场理解,财联社记者在《大涨可持续吗?把握关键阶段,十余家机构解读四大利好》有过一线采访。受访人士称,政策加码信号明确,提振预期,将提振内需放在下半年工作的靠前位置,这无疑促进了市场信心大幅修复。

会议再次提出,“要统筹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提振投资者信心,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表达了对资本市场的重视和关切。信心修复当即见效,政治局会议后次日的7月31日,A股久违大涨,市场超5000只股票上涨,两市成交额较前一日增长50%,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接近200亿元。

不过到了8月1日,A股三大指数高开低走,并未如市场所预期的连涨,这该如何理解?综合财联社记者最新对券商以及券商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以及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等采访。一方面,对资本市场而言,需持续消化“增量信息”,进而持续地促使投资者去调试中长期投资框架,从中长期的视角看待,要从改革中寻求更大的动能;另一方面,投资的波动与机会在持续,可以期待改革的信息颗粒度将会持续细化,尤其是下半年,有望迎来改革举措的密集推出,一批改革举措将提振市场风险偏好。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这场会议是二十届三中全会后第一次就经济议题展开的讨论,更显得时点、意义不同。华创证券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张瑜认为,从经验而言,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包含60条改革任务及近300项细节部署,之后一年是相关部委落实改革任务的密集部署期。改革虽立在长远,但也有助于改善短期经济运行的风险偏好,下半年或有此功能。

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所长周旭辉称,二十届三中全会回答了“为什么要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的核心问题,只有促进投资和融资功能相协调,才能打造一个健康的、规范的、注重投资者回报的优秀市场。政治局会议回答了“经济如何修复、资本市场如何稳定”的最大问题,让投资者看到了政府对于改善经济的强烈愿景。

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戴志锋表示,在稳定资本市场方面,也更加注重长效机制。这些举措有助于扭转前期对经济和市场的悲观预期,推动风险偏好回暖,在股票和外汇市场上都已有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