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

基金风格漂移再引关注

基金产品主题风格漂移再次成为市场焦点,尤其是金信智能中国2025等产品,其净值走势与主题指数出现较大偏离。金信智能中国2025今年净值增长达15.88%,但作为“智能中国”主题基金,其重仓股几乎全是银行股。

业内人士指出,基金公司容忍风格漂移往往是为了追求业绩排名,而基金经理面临短期业绩压力也会做出类似决策。此外,早期为了蹭热点发行的主题基金,后期可能因为基金经理变动或其他原因导致风格变化,调整产品名称和投资风格程序繁琐,导致风格漂移现象发生。

华北某大型公募人士认为,即便意识到风格需要转变,也应该按照流程进行基金转型或者通过持有人大会更改投资范围。金信智能中国2025自2017年起就开始大量配置银行股,尽管基金合同规定需投资于智能化相关企业,但实际上已严重偏离主题。二季度末,该基金持有银行股市值占比超过70%。

东方互联网嘉也存在类似问题,其前十大重仓股中有四只为银行股,与合同规定的互联网主题不符。这种背离合同的行为在严格合规的公募行业中为何能长期存在?业内人士解释说,风格漂移包括显性和隐性两种,无论是哪一种,都与基金经理更换或个人风格变化有关。基金公司应更加谨慎,确保风格一致性。

监管机构早已关注到基金风格漂移的问题,要求基金公司自查并调整仓位以符合合同约定。随着合规标准的提高,风格漂移的情况已变得罕见。公募基金更注重长期业绩和风险管理,避免激进的投资行为,力求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