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重挫 人民币汇率显著上升
美国失业率攀升至4.3%,触发了预示经济衰退的“萨姆规则”,海外市场衰退交易加速,全球股市遭遇重挫,美债利率快速下滑。
全球美元流动性出现“逆流”迹象,人民币汇率周内显著上升,北上资金快速涌入,市场开始热炒“东升西降”交易。此前中国资产面临两大压力:国内需求疲软和强势美元导致的全球美元流动性紧张。如今这些压力有所缓解。
市场关注两大焦点:美国是否会硬着陆?7月失业率的上升可能受到短期因素干扰,而美国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相对健康,货币宽松空间充足,不宜过度押注美国经济硬着陆。
中国是否会推出强力刺激政策?判断刺激政策的有效性,关键在于能否促进社会融资和M1同比增长。今年的政策重点更偏向货币而非财政,货币宽松传导至信贷宽松通常较为缓慢。
上周市场表现值得关注:北向资金大规模流入,推动上证指数重回2900点;美元指数跌破104,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突破7.17;“萨姆规则”引发热议,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五”。
海外市场主线从涨价交易转向降息交易,再进入衰退交易。5月中旬前,市场还预期全球经济繁荣,但我们指出全球经济正处在“类衰退”阶段,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只是暂时现象,真正的机会需待美联储实质性降息后才会出现。
近期衰退预期浓厚,市场交易“东升西降”背后是对美国硬着陆和中国强刺激的关注。中国资产的负面因素有所缓和,市场对内需恢复抱有期望。因此,“东升西降”交易或将持续。
关于美国是否硬着陆的问题,考虑到7月失业率受临时因素影响,美国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稳健,以及美国政策空间较大,我们建议谨慎对待美国硬着陆的可能性。
至于中国是否会出台强力刺激政策,今年政策重点在货币宽松,相较于财政刺激,货币宽松推动信贷宽松的效果较为滞后。真正的关键在于能否实现金融条件扩张和社会融资增长。政治局会议的精神强调高质量发展,不太可能推出激进的刺激措施。消费和房地产行业的复苏仍存在不确定性,同时全球紧缩政策和地缘政治冲突也可能对中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