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

冠脉支架集采降价93%

带量采购通过“以量换价”,大幅降低了国产仿制药、进口原研药和高值耗材的价格,惠及众多患者。然而,改革并非一蹴而就,至今仍在路上。

带量采购给从业者带来巨大冲击,但仍获不少好评。经过六年实践,效果显著,但也存在优化空间。产业界对此有何真实看法?集采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科创板日报》记者深入调研冠脉支架市场。2020年11月,首个全国集采高值耗材——冠脉支架在天津完成招投标,平均降价93%。如今,冠脉支架价格从万元降至千元,中标企业如何适应?如何保证产品质量?

记者走访了微创医疗和蓝帆医疗。微创医疗通过引入自动化生产,确保产品质量。每个支架都有唯一UDI码,实现全程追溯。自动化改造不仅提升了质量稳定性,还降低了成本。微创医疗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集采后海外业务增长迅猛。截至2024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比近30%。

蓝帆医疗则全力保供应。首次集采时,其不锈钢支架未纳入,仅靠一款“独苗”中标。集采初期虽有压力,但长远看有助于提升产品可及性。蓝帆医疗通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成本,确保质量。公司还提供免费换货服务,解决偏远地区配送难题,赢得广泛认可。

集采后,蓝帆医疗国内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多款创新产品陆续上市,品牌知名度显著提升。企业利润虽受影响,但通过多种措施有效应对,确保了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