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

A股首个量化交易法规正式落地

获悉,在公开征求意见一个月之后,A股首个量化交易法规正式落地

5月15日,证监会在北京举办2024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并集中发布了《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管理规定》)《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发行类第10号》《关于完善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深入推进诉源治理的工作方案》以及相关自律组织、投保机构业务规则等10项与投资者保护密切相关的制度规则。

其中,《管理规定》的发布是证监会首次出台针对程序化交易监管的规则,引发行业广泛关注与热议。

据了解,《管理规定》共7章32条,将于10月8日起正式实施,为市场预留出充分的过渡期和准备时间。

多位受访专家对每经记者指出,《管理规定》体现了“趋利避害、突出公平、有效监管、规范发展”的思路和理念,是证监会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迈出的重要一步,是加强行为监管的重要体现,具有长远、积极的意义。

首个量化交易法规来了!七大核心要点速览

在公开征求意见一个月之后,A股首个量化交易法规正式落地。

4月12日,证监会市场一司司长张望军通过新闻发布会就《管理规定》向社会做了宣传解读。他表示,程序化交易的市场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市场活跃度,提高交易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市场流动性。另一方面,程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相对中小投资者有明显的技术、信息和速度优势,在一些时点存在策略趋同、交易共振等问题,加大市场波动。境外成熟市场普遍对程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实施严格的监管,建立了诸如强制登记、差异化收费、异常交易行为监控等针对性监管安排,有的国家还将利用程序化交易实施“幌骗”的行为认定为市场操纵进行处罚。

他表示:“我国市场有2.25亿投资者,中小散户占比超过99%,更有必要对程序化交易加强监管,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这是践行资本市场监管政治性、人民性的具体体现。”

4月12日至4月27日,证监会就《管理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期间,媒体舆论反映积极正面,各方普遍认为《管理规定》推出有利于维护交易秩序和市场公平,个别投资者希望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A股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上涨2.29%、2.55%和3.45%,程序化交易投资者日均小幅净买入。此次正式发布的《管理规定》与征求意见稿没有大改动,各方已有明确预期。

《管理规定》共7章32条,强调七大核心要点:一是明确程序化交易的定义和总体要求;二是明确报告要求;三是明确交易监测和风险防控要求;四是加强信息系统管理;五是加强高频交易监管;六是明确监督管理安排;七是明确北向程序化交易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纳入报告管理,执行交易监控标准,其他管理事项参照适用本规定,具体办法由沪深证券交易所制定,另行公布。

体现“趋利避害、突出公平、有效监管、规范发展”思路和理念

《管理规定》紧紧围绕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主线,体现了“趋利避害、突出公平、有效监管、规范发展”的思路和理念。具体如下:

一是趋利避害。《管理规定》充分考虑程序化交易对市场的两面性影响。一方面,为防止程序化交易影响系统安全或交易秩序,推出多项针对性监管举措。如对程序化交易快速申报、撤单,以及频繁影响个股价格甚至冲击市场运行的情形,对可能损害其他投资者利益行为的加强重点监控。对程序化交易策略复杂、风险管控难度大等隐患,分层压实交易所、证券公司和投资机构责任等。另一方面,对符合规范要求的程序化交易,允许其合规经营和发展,发挥提升市场活跃度、提高交易效率的作用。

二是突出公平。《管理规定》立足以中小投资者为主的国情市情,践行资本市场监管政治性、人民性,将限制程序化交易相对中小投资者的过度优势作为重要目标。在交易机会公平性方面,要求证券公司合理使用主机交易托管资源,并按照公平、合理原则为各类投资者提供交易单元服务,不得为程序化交易投资者提供特殊便利。在成本承担公平性方面,参照国际监管实践,授权证券交易所对过度占用系统资源的高频交易适当提高交易收费标准,并可额外收取撤单费,有利于实现投资者对市场成本承担的公平性。同时,通过市场化调节手段,还有利于引导高频交易主动控制交易频率,缩小与普通投资者差距。在内外资监管公平性方面,明确将北向程序化交易纳入交易报告管理,并执行相同的交易监控标准,体现了平等对待内外资的公平原则。

三是有效监管。《管理规定》建立覆盖程序化交易全过程的监管体系,将程序化交易各主体、各环节全方位纳入监管范围,全面提升监管效能。事前,明确程序化交易投资者“先报告、后交易”的管理安排。技术系统需符合证券交易所规定,经过充分测试。相关机构应制定专门的业务管理与合规风控制度等。事中,交易所对程序化交易实施实时监测监控,并明确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安排。证券公司需加强客户程序化交易监控,配合交易所采取相关措施。事后,明确违法违规行为责任追究。交易所、行业协会可开展约谈提醒或现场检查,对违规行为采取自律管理措施。证监会及派出机构可依法采取监管措施。

四是规范发展。《管理规定》明确了一系列具体标准和要求,为程序化交易长期健康发展行业提供规范准绳。例如,在报告信息方面,要求程序化交易投资者报告账户信息、资金信息、交易策略等内容,高频交易额外报告技术系统服务器所在地、系统测试报告等信息,这既有利于监管部门和交易所充分掌握投资者情况,也是督促投资者提前自查、规范交易的抓手。在技术系统方面,明确程序化交易技术系统需具备验资验券、权限控制、阈值管理、异常监测、错误处理、应急处置等功能,相关券商需完善程序化交易指令审核和监控系统,全面提升程序化交易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